歡迎光臨壽光市曉勇種業有限公司網站

新聞動態

中國種子企業如何看待馬云的“新三觀”

在2018中國綠公司年會上,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闡述了他對新時代企業家精神的理解。


  馬云認為,企業家不同于生意人和商人,


  生意人是有錢就要干,


  商人有所為,有所不為;


  而企業家是要以家國利益為重、以未來利益為重、以社會利益為重。


  針對當前國家面臨的防范化解重大風險、精準脫貧、污染防治“三大攻堅戰”,


  馬云直言不諱——新時代的企業家應該追求新的“三性”:可持續性、包容性、綠色性;


  并具備“新三觀”:全局觀、未來觀、全球觀。


  01 全局觀


  從全局的利益考慮問題,考慮各方利益


  全局觀就是要讓企業內部的生態、上下鏈、左右都滿意,


  要讓客戶滿意,要讓員工滿意,要讓合作伙伴滿意,要讓政府滿意,


  甚至要讓競爭對手也會因為跟你競爭而贏得對你的尊敬。


  世界已經進入了命運共同體,只有大家好,你才有可能好。


  種業思考:


  做種業主要從員工、經銷商、農民、消費者、合作伙伴、競爭對手、政府這七個角度統籌考慮,缺一不可。


  你要讓你的員工工作舒心,你要讓經銷商看到你產品的優勢,你要讓農民增產增收,你要用口感和安全吸引消費者;


  同時,你還需要一顆包容的心,去不斷尋求合作;


  當然,你*不能忽視的是你的競爭對手,你不如他的地方是什么?比他有優勢的地方是什么?


  另外,你必須時刻關注并積極響應政府的相關行業政策,盡可能得到政府的有力支持,跟著政策的步伐,少走彎路。


  02 未來觀


  站在未來思考問題,站在30年后看今天


  企業必須以創新去解決人類未來所要面對的問題,引領社會進入新的時代。


  沒有正確的未來觀,沒有恒心,沒有遠見,不敢去相信,企業不可能走得很遠,也不可能獲得真正的核心技術。


  真正有未來觀的大企業,不會去創造概念,不會去爭流量,不會搏眼球,不會爭風頭,而是追求核心技術。


  ▏種業思考:


  創新是每個種業公司必須具備的能力,也是種業公司應當承擔的責任。


  *近,“引領”、“打造”等類似的詞語在種業領域中出現得頻率越來越多,這是一個良性的企業發展節奏。


  因為它們不僅代表著積極向上的企業愿景,更代表著企業的創新實力,代表著一種先進的技術,一種獨特的模式,一種高質量的品種等。


  現在種業公司跨行業合作的現象也越來越常態化,特別是與科技公司的合作,利用彼此專長,共同研發先進的種業技術,以帶動整個種子行業的進步。


  雖然“創新”已經滲透進越來越多的種業人心中,但還遠遠不夠~


  中國種業的核心技術與國外還相差甚遠,需要所有種業人一起努力,研發出真正有價值的中國種業的核心技術,不負“農業大國”的稱號。


  03 全球觀


  站在全球看問題,站在全球看中國


  你的眼光只能看到一個縣,你就只能做一個縣的生意,


  眼光看到一個省,你就能做到一個省的生意,


  如果你的眼光看的是全球,你就能做全球的生意。


  今天的企業家必須擁有全球視野,全球化不是國際化,國際化是一種能力,而全球化是一種格局,是一種境界。


  今天的全球化是服務世界的能力,如果說過去中國“走出去”的是人、機器、資金,那么今天中國“走出去”的應當是信息、服務、價值觀。


  未來全球既有競爭,更有合作,中國離不開世界,但世界同樣也離不開中國。


  未來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G20,更需要的是G200。


  “一帶一路”是未來的新時代,也是中國和世界未來*、*了不起的全球化之路。


  “走出去”贏得的不僅僅是利潤,更應該是尊重。


  種業思考:


  有這樣一種現象:進口的種子性價比高、口碑好,更受種植戶歡迎。


  從客觀的角度來看,這不是一個不好的現象,別人有好的東西,我們都可以跟他合作,互利共贏,這是“引進來”。


  從主觀角度來看這件事,確也有點令人心寒。


  種子行業在“走出去”方面還仍需加倍努力,希望中國所有行業走出去的都應當是“質”,而不是“量”,因為“量”,只能說明地廣人多,而“質”,才是真正的實力所在!


  當然,前提是先在國內有了“質”,才有信心和資格真正“走出去”!


  敢挑起“民族育種”責任的企業,我覺得才是真正值得社會各界和種業同行敬佩的。


  結語:


  種業公司應聯系自身實際,用“新三觀”來看待問題,力爭成為中國乃至全球*的種子企業。


  相信未來的種子領域,一定是這些符合“新三觀”種業人的天下。




用手機掃描二維碼關閉
二維碼
亚洲国产精品久久